辩护之声,词严义正!首届京师律师优秀辩护词大赛决赛圆满完成
- 浏览:87
风起云涌,辩言争锋间析思想渊薮;唇枪舌剑,论道纵横处彰法理乾坤!2025年1月4日下午,由京师律师事务所、京师律所(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辩护之声,词严义正”首届京师律师优秀辩护词大赛决赛正式启动!经过线上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入围决赛的18位选手将精辟之辞凝于翰墨,将正义之语宣之于口,展开了一场律法与情理交织、逻辑与口才辉映的思辨盛宴,在2025开年为京师律所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再擎专业炬火,照亮未来通途!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韩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京师律所管委会、权益合伙人、第一届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主任、副主任代表,以及18名参赛律师、多名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共同参加。大赛由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理事、刑事风险防控法律事务部主任陈瑞主持。
▲京师律所党委副书记、执行副主任,第一届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主任郑小宁
京师律所党委副书记、执行副主任,第一届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主任郑小宁进行开场致辞。他首先代表京师律所向出席大赛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对参赛律师致以崇高敬意和深切期待。随后,他回顾了京师律所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本次辩护词大赛旨在搭建才华展示、专业交流的平台,激发京师律师对刑辩工作更深的热情,促进业界同仁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刑事辩护事业蓬勃发展。希望各位选手能够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亮出京师刑辩专业的优秀品牌,推动京师律所高质量发展再攀新峰。
第一组选手法理精当,逻辑缜密,充分展现出法律人的使命担当。解建泳律师在《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辩护词》中,围绕案件证据链、当事人无犯罪主观故意、当事人政治觉悟等方面进行了观点阐述;王希彬律师在《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辩护词》中,从产品性质、产品等级划分标准、司法认定依据、产品挂牌说明等角度由浅入深给出了辩护意见;李齐广律师在《骗取出口退税罪辩护词》中,深入分析了企业业务模式和性质、公司实质性审查义务及调查权利,从而得出有力结论。
随后上台的第二组选手精彩诠释了辩护人的铿锵风采。张需钢律师的《抢劫罪辩护词》精研深判,通过分析被告人实施行为的情节认定、司法机关的侦查程序,得出该案存在程序违法的结论;谌江涛律师在《行贿罪、逃税罪、职务侵占罪辩护词》中从两方面条分理析阐述了当事人不构成逃税罪、职务侵占罪的法理依据;刘立慧律师的《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辩护词》涉及5起案件,他分析了案发时间地点的不合理性、主要案情及涉案人关系,得出了当事人不构成犯罪的结论;陶宽律师的《滥用职权罪辩护词》层层递进、逻辑缜密,分点详述了该案件办理过程中追责对象错误、责任审查主体追责错误、分管部门追责错误等问题,有力维护了己方观点。
在第三组选手呈现的辩护词中,辩言如浪潮翻涌,惊涛骇浪之后,公平正义的初心理想便熠熠闪亮。徐荣华律师在《强奸罪辩护词》中详细还原了案发现场的情形,发现涉案人信息不对等的疑点,辩护有力清晰;王峰律师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辩护词》中抛出了对案情事实认定应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的观点,指出起诉书内容与事实不符,应考虑减轻量刑情节;沈小小律师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辩护词》从当事人行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当事人立功行为认定入手,点明该案变更量刑的不合理之处;赵阿媛律师在《污染环境罪辩护词》中对危险废物的界定、涉案数量、混合废物鉴定有效性进行了质疑,建议刑辩律师应以控、辩、审三方的视角,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兰和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兰和从律师语言表达、事实阐述、法理分析、逻辑论述等方面对以上选手进行了专业评价。他表示,辩护词是刑辩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留存意义,因此律师在实务中应有个人创见,形成差异化辩护风格,避免教材化的雷同。此外,他向大家分享了自身代理案件的的辩护词,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了刑辩律师的专业水平。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京师西安分所主任李豪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京师西安分所主任李豪阐述了“以内容为导向,语言表达为辅助”的评价出发点,并强调各位选手在提交辩护词过程中应严格保证材料的保密性。随后,他根据赛事选手表现,提出律师应增强对案件的的提炼能力、适当减少情感表达、不宜过多引用法条和公诉文章、注重措施的准确精炼等多元建议。
当第四组选手登上赛场,酣畅淋漓的较量便一触即发!刘志民律师在《非法采矿罪辩护词》中阐述了非法采矿事实认定不清的论据,表明当事人无犯罪的主观故意,并指出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对象错误,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辩护;郑福生律师在《虚假诉讼罪辩护词》中剖析了证据、证人、证言以及本案事实焦点,情理结合阐述了立法本意;刘兆庆律师在《非法拘禁罪辩护词》中结合案件基本事实发生的时间而提出适用法律错误,得出因果关系逻辑不成立的结论;梁玮律师在《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辩护词》中从涉案煤矿属性、判决未完成立案前合规部分的核减、紧急避险不应承担刑事责任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辩护观点。
随着赛事流程的推进,最后一组选手意气风发,激情出场。在白飞云律师的《强迫交易、非法拘禁、开设赌场罪辩护词》中,涉案人员较多、影响较为重大,她逐一回顾了案情要点,分别阐明了当事人不应入罪的论据,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王锐律师在《贪污罪、受贿罪辩护词》中详尽剖析了贪污罪、受贿罪的犯罪要件,表示案件发展超过了当事人主观意识,实行过限;丁晓英律师在《虚开用于骗取抵扣税款发票罪辩护词》中指出本案重新起诉无新证据、新事实的程序问题,为类案辩护打开了新思路。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第一届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孙建章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第一届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孙建章对后两组选手进行点评。他表示,各位选手论点清晰、方法得当、论据充足,临场表现优秀,达到了本次赛事相互学习、借鉴的成长目标。在专业技巧方面,他提到,可通过“剥洋葱”的方式进行辩护词的思考及撰文,斟酌用词、防范风险,希望各位律师通过本次活动都能获得进益,再接再厉将京师律所刑辩品牌推上新台阶。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京师兰州分所主任李大伟将学习与成长的721法则融入点评中。他强调,律师在辩护词书写及宣读过程中应有“对象意识”和“交付意识”,更应注意明确辩护词形成的阶段,这些因素对于案件辩护效果至关重要。他表示,希望每位律师都能持之以恒,实现辩护词的飞跃和提升,在刑辩道路上行稳致远。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韩轶首先对参赛选手的精研态度和专业素质表示了肯定。他指出,辩护词的撰写应综合考虑,明确辩护类型、思路要清晰、观点要明确。其中他重点强调了辩护的“说理性”和“有效辩护性”,并分享了通过刑事辩护提升有效性的方法论,表示律师应建立优秀的证据理念、情理法相结合、增强跨界知识的掌握度,在刑辩专业的道路上散发专业之光。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彭新林指出,本次参赛选手说理充分、表述规范、各有亮点,能够抓住案件核心焦点展开辩护。随后,他提出了律师在辩护词构思中的实践方法:考量全面,综合量刑、事实、诉讼证据等内容;“文”“案”并举,充实大量案例增进可感度;情理结合,在常识、常情、常理的基础上,透过法律事实参透其中逻辑关系,同时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努力推动公平正义的实现。
随后现场公布了首届京师律师优秀辩护词大赛决赛排名,评选出冠亚季军、十佳辩护词、优秀辩护词,并举行了颁奖典礼。
京师律师首届优秀辩护词大赛总决赛
冠军:陶 宽(京师北京总部)
亚军:白飞云(京师北京总部)
季军:沈小小(京师北京总部)【同案律师艾行利代】
陶 宽(京师北京总部)
白飞云(京师北京总部)
沈小小(京师北京总部)
刘志民(京师北京总部)
丁晓英(京师北京总部)
刘兆庆(京师郑州律所)
王 锐(宜宾律师代表)
梁 玮(京师珠海律所)
赵阿媛(京师北京总部)
谌江涛(京师北京总部)
京师律师首届优秀辩护词大赛总决赛优秀辩护词名单:刘立慧(京师北京总部)李齐广(京师北京总部)
王 峰(京师北京总部)
郑福生(京师哈尔滨律所)
徐荣华(京师重庆律所)
解建泳(京师北京总部)
张需钢(京师青岛律所)
王希彬(京师北京总部)
以辩护之词,达正义之声,首届京师律师优秀辩护词大赛决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收官!在这场高潮迭起、精彩连连的辩护词盛会中,京师律师以其精湛过硬的专业力、流畅生动的表达力、从容应变的临场力,将维护公平正义的赤诚之心化为富有张力的辩护词,切实彰显出刑辩人的温度和社会责任感。相信本次大赛会成为推动律所专业化建设的崭新里程碑,鼓舞更多京师律师砥砺而行,在刑辩领域不断创造佳绩,奋力描摹公平正义的法治“底色”!